个十斤也就不错了。”
损耗倒还是小事儿,毕竟盐州这边荔枝不算什么稀奇东西,也不值钱。
但耗费人力物力非常庞大,冰也贵,到了北方自然是贵比黄金。
“新鲜的自然是不好运,但若是晒干了变成干果,不就好运了?”
苏潇在本子上面添上了几笔,然后放下羊毫笔,搂着袁相柳的脖子。
“我之前看那些渔民晒海带做咸鱼的时候,就发现这边的天气很适合晒干货,太阳那么毒辣,又都是热乎天,只要不下雨,几天就能把东西晒干。”
“既然那些海带能晒,咸鱼也能,何不把那些什么扇贝、螃蟹、蚝肉全都给弄成干的?到时候又轻便又好运送,应该都会很好卖,水果也可以这么干。”
“是个主意。”袁相柳若有所思点了点头,拿起本子看她刚刚写的,挑了挑眉,“椰丝垫子?”
“对呀。”苏潇枕在他肩上,和他一起看,“你还记不记得之前咱们在刘大爷家,他家那个铺床的垫子,你不觉得睡着还挺舒服的吗?他说那东西是用椰子壳做的,我觉得是一个很可以利用的东西。”
椰子在这边不贵,更不用说椰子壳了,完全可以说是废物利用。
椰丝做出来的垫子软硬适中,比北方那边惯用的席子要好用的多。
低成本又好用的东西,怎么卖利润都不会低了的。
而且因为北边没有这个东西,随便打出个什么名头,凭着好奇心都能卖很多。
“还有关山船上带的那种罐头,我觉得也可以试试。”袁相柳圈着苏潇的腰,仰头在她鼻尖上亲了一下,“那东西据他所说放上半年都不会坏,比干果更能还原新鲜的口感。”
别的不说,至少北方和苏城那边的贵人们肯定都会喜欢。
盐州这边有太多水果是运不出雍州城就会腐坏的,所以从苏城往北数,那些百姓有一个算一个,包括许多家财万贯的商贾,都没有吃过盐州这边的水果。
袁相柳和苏潇这两天在盐场那边,关山他们出去摘果子充饥,有好些都是他们没见过的果子,口感都是非常甜的。
其中有好几种是既能做成罐头、又能做成果干儿的,应该能迎合大部分人的口感。
“那个橡胶也可以试着做,关山不是说他家原来就是做橡胶生意的,还有一个小岛吗?只要能找到他说的那种橡胶树,咱们可以让他教咱们做。”
“到时候不光能做出罐头,还能做出他用的那种轮子,咱们还可以卖那种轮子,肯定也会有许多人买。”
苏潇越说越来劲儿,感觉白花花的银子都在朝着她招手,原本来盐州的一些不确定,还有连日来的疲惫,都瞬间一扫而空。
她眼中闪着兴奋的光,推了推袁相柳,催促道,“咱们快去吃饭吧,吃完饭就去找关山,和他商量一下这事儿。”
到时候拉关山入伙,赚到的钱可以给他分成。
像是做橡胶这种东西属于绝对的技术,一般大户人家的工匠都不会外雇,想拿到方子也难,但只要有白花花的银子送上,谁又能不心动呢?
更不用说关山本来就是个商人。
他的大海船再能装,一次又能装多少货来卖?更不用说还有海上风浪的风险。
要是在这里建厂,就是源源不断的利润,想也知道更动人心。
……
两人昨晚回来,想也知道今早肯定是要用饭的,所以翠红早早就让厨娘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早饭。
只可惜等来等去,快到晌午才把苏潇他们等出来,原本的早点全都凉了,只能再热一遍。
知道两人这些日子风餐露宿受苦了,翠红准备了盐州这边的特产海鲜,粥里面都放了好几种海味,都是珍馐大补。
配粥的包子做了三种馅儿,虾肉馅儿,鱼肉馅儿,还有菜馅。
翠红跟了苏潇好几年的时间,对苏潇的习惯都有所了解,知道她一般东西都不忌口,原来河里那些鱼啊贝啊的也都吃的很香。
想来这一桌饭食肯定能让苏潇非常满意,甚至两眼冒光大块朵颐。
没想到的是,苏潇笑眯眯的一脸高兴进门,往桌边一坐,闻到那海鲜粥散发出来的味道,捂着嘴转身出去了,扶着门在门槛处干呕。
“潇潇。”袁相柳赶紧过去,叫人端了一杯温茶过来,一边伸手帮苏潇拍着背,“你没事吧?喝点儿茶压一压。”
“夫人这是怎么了?”翠红有些不明所以,一脸忧心的看着苏潇。
“没事。”苏潇摇摇头,端着袁相柳递来的茶灌了两大口,清香沁冽的味道缓解了一丝恶心的感觉。
她回头扫了眼桌上那一大碗粥,抬手捏住了鼻子,“你们快把那粥端走,海鲜也端走,我闻着好恶心。”
“……”翠红。
婆子还是很有眼色的,立马上前把东西给端走了。
苏潇这才敢坐回桌边去,随手拿起了一个包子。
“等等!”翠红想要阻止却已经晚
第123章 不许找别人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